2022年全球MCU市场规模将达215亿美元 国内MCU企业谁能分食蛋糕?

时间: 2023-08-18 01:52:03 |   作者: 指纹芯片

  是把CPU的频率和规格做适当缩减,同时和内存、计数器、USB、A/D转换、PLC等多种周边接口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MCU通常应用在不相同的领域,以实现具体场景的控制功能。

  按照应用领域对MCU进行划分,可大致分为通用型MCU和专用型MCU两大类。

  据IC Insights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由于芯片短缺、全世界疫情等多方面的因素,2021年MCU平均价格持续上涨10%,这是近25年来的最大涨幅。对于今年全球MCU的市场规模,IC Insights预计,销售额将增长10%,达到215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近些年国产MCU厂商进步迅速,但在芯片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上,国产MCU厂商与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瑞萨电子、微芯科技等国际MCU巨头相比依旧存在不小差距。

  通用型MCU是指将可开发的资源(ROM、RAM、I/O、EPROM)等全部提供给用户的MCU,在通用MCU领域,国内以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士兰微、上海贝岭等企业为代表。

  通用型MCU领军企业兆易创新21年营收85.10亿元  同比增长89.25%

  兆易创新的主营业务大致上可以分为存储器、微控制器(MCU)和传感器三大板块,其芯片大范围的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科技类产品、物联网终端、个人电脑及周边,和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多个领域,眼下“存储+控制+传感器”的布局初见成效。

  兆易创新作为国内MCU市场的头部企业,近年来,MCU产品在国际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兆易创新设计的MCU是中国32位通用MCU领域的主流产品,以24个系列350余款产品选择,覆盖率处在市场前列,累计出货量已超过4亿颗。

  据其21年财报显示,2021年,兆易创新的营业收入为85.10亿元,同比增长8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3.37亿元,同比增长165.33%,其中微控制器业务营收增加约 17.01 亿元,较上年度增幅 225.36%。

  兆易创新收入增长主要源自终端智能化需求和供应链本土化趋势越发明显,商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兆易创新在开拓新市场、新客户,以及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等方面做出了多项努力,在消费类、计算机、工业等多领域收入明显上涨。

  中颖电子是一家专注于MCU、OLED显示驱动芯片及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的芯片设计企业,中颖电子创立于1994年,从2002年起专注于芯片设计事业,能够给大家提供8位、16位、32位等多个种类的MCU。

  中颖电子是国内较具规模的工控MCU厂家,在全球MCU的销售占比约为1%。中颖电子的工控级MCU产品与消费电子的MCU相比,具有可靠度高、认证周期长和产品生命周期长等特性,在家电MCU及锂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21年,中颖电子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4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77%。2021年中颖电子家电及电机控制芯片销售占比近半,其次占比依序为锂电池管理芯片及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2021年在全球MCU缺货的大背景下,国内白色家电企业逐渐向国产MCU企业倾斜,受益于此,中颖电子获得了不错的成长率。中颖电子锂电池管理芯片在国内头部手机品牌客户推广及量产方面取得突破,预计未来业绩仍会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士兰微成立于1997年,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第一家在中国境内上市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士兰微现已发展为国内顶级规模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于一体(IDM)的企业之一,在微控制器领域主要提供8位、32位MCU。2021 年,士兰微的电控类MCU产品持续在工业变频器、工业 UPS、光伏逆变、纺织机械类伺服产品、各类变频风扇类应用以及电瓶车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2021年,士兰微营业总收入为 71.94亿元,较2020年增长68.07%;盈利为17.35亿元,比 2020 年增加 17.70亿元;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 15.18亿元,比 2020 年增加 2145.25%。2021年,士兰微盈利和总利润均扭亏为盈,根本原因是2021年士兰微基本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芯片制造和封装产能建设目标,且多条生产线保持满产、高产状态。同时得益于各类电路新产品的出货量明显加快,士兰微的集成电路营收得到了显著增长。

  MCU方面,2021年士兰微电控类 MCU 产品,持续在工业变频器、工业 UPS、光伏逆变、纺织机械类伺服产品、各类变频风扇类应用以及电瓶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上海贝岭是华大半导体的核心子企业,上海贝岭重点发展消费类和工控类两大产品板块业务,目前集成电路产品业务细分为电源管理、智能计量及SoC、非挥发存储器、功率器件和数据转换器芯片5大产品领域,主要目标市场为电表、手机、液晶电视、平板显示、机顶盒等各类工业及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在MCU方面,上海贝岭的产品主要为通用微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微控制器,内置丰富的功能模块,具备较高的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2021年上海贝岭共实现营业收入 20.24亿元,较上年增长 51.9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纯利润是 3.98亿元,较上年 1.77亿元相比增长124.31%。

  2021年,强劲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几乎所有主要半导体产品类别的显著增长,上海贝岭最大的增长贡献来自模拟电路。MCU方面,营收同比增长 15.1%,产品主要面向电源管理、小家电、计算机周边等领域。

  专用型MCU是指硬件及指令是按照某种特定用途而设计的单片机,用以实现电机、无线、家电、智能电表、电机驱动、蓝牙、快充等控制功能。在国内的专用MCU领域,以复旦微电、全志科技、乐鑫信息、博通集成等企业为代表。

  复旦微电成立于1998年,现已发展为国内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复旦微电子集团现已形成安全与识别、智能电表、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器四大成熟的产品线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微控制器方面,复旦微电主要提供16位、32位MCU,在智能电表市场,复旦微电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和物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MCU控制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

  2021年复旦微电实现营业收入约 25.7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2.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5.1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87.20%;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 4.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013.88%。

  集成电路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旺盛,复旦微电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各产品线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在微控制器方面,复旦微电以智能电表MCU、通用低功耗 MCU 等产品线 亿元。此外,在工控、智慧家庭、汽车电子等领域,复旦微电通用低功耗 MCU 的占比正逐步提高。

  全志科技成立于2007年,是智能应用处理器SoC、高性能模拟器件和无线互联芯片设计厂商。全志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级的超大规模数模混合SoC、智能电源管理芯片、无线互联芯片和相关软硬件的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目前全志科技已经量产了XR系列MCU+WiFi产品,主要使用在在AIOT的相关领域。

  2021年全志科技营业收入20.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19%;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4.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49%;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损益净利润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9.37%。全志科技的WiFi MCU,主要面向智能家电、智能早教机、儿童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乐鑫科技成立于2008年,一直深耕AIoT领域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设计,专注研发高集成、低功耗、性能卓越、安全稳定、超高的性价比的无线通信MCU,现已发布ESP8266、ESP32、ESP32-S、ESP32-C和ESP32-H系列芯片、模组和开发板,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多种选择。

  乐鑫科技在物联网 Wi-Fi MCU 通信芯片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是物联网 Wi-Fi MCU 芯片领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2020 年度全球出货量市占率第一,产品具有较强的国产替代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乐鑫科技2021年营收为13.86亿,同比增长6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1.98亿,同比增长90.70%。乐鑫科技所处的物联网行业目前仍处于增长阶段,预计在没有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收入会受益于行业的智能化渗透率稳步增长。

  峰岹科技于今年4月在科创板上市,致力为各种电机系统提供高质量的驱动和控制芯片,及电机技术的咨询服务。峰岹科技提供的芯片应用领域涵盖工业设施、运动控制、电动工具、消费电子、智能机器人、IT及通信等驱动控制领域。

  峰岹科技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0.91亿元、1.43亿元、2.34亿元、1.8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0.11亿元、0.29亿元、0.71亿元、0.77亿元,最近三年发行人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归母)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 59.96%、147.86%。

  为了满足产业领域对电机控制器高集成度的要求,峰岹科技推出了集成“高速电机控制引擎”和“8051内核”的双核电机控制器。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峰岹科技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驱动控制处理器内核,可以不受ARM 授权体系制约,打破了海外专利垄断;企业可自主根据具体终端使用需求来做针对性修改,还可以实现电机控制算法硬件化,处理复杂、多样的电机控制任务。

  综合而言,在微控制器领域,国内企业所占的市场占有率仍集中在8 位、16 位等低端MCU市场,而汽车电子、医疗、智能家电等中高端 MCU市场仍然被国外巨头牢牢把控,需要国产MCU企业继续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比亚迪半导体、芯驰科技、泰矽微等多家企业陆续发布了车规级MCU芯片,且后续还将有更多企业面向中高端MCU市场推出产品,在技术和价格上同样值得期待。

  在全球MCU市场蛋糕逐年增长和国产MCU替代的大背景下,国内MCU企业的综合能力也在慢慢地加强,犀牛财经对MCU企业的发展前途保持谨慎乐观。

  财经号声明: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自媒体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风险自负。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别的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咨询电线

  您还需要支付0元我已阅读《增值服务协议》确认打赏1鲜花=0.1块钱=1金币打赏无悔,概不退款